习惯定格

字体大小:

亲子营

我喜欢干净整洁,处事有条不紊,除了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管教外,学校教育应记上一功。

记得读小一时,母亲每每把我的头发梳得油亮,校服烫得像军人的制服一样硬挺白净,我又长得讨喜,很容易引起师长的注意。这样,很多时候老师都喜欢找我帮头帮尾,担任班长几乎是囊中物。

除了班长的职责外,每天都有值日生轮值,负责将课室里的桌椅排整对齐,稍微有点“蛇”样,马上摆正。老师在黑板上写满字后,值日生得立马用粉笔将文字擦掉,然后到课室外把粉笔灰给弹掉。而帮老师抱提三四十本作业簿来回课室或办公室,更是许多学生最想“邀功”的服务,这显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够分量。

现在的孩子,不晓得还有这样的想法吗?

从小养成的好习惯,到老也不会偏离。现在,看到地上一张纸屑,都无法忍受,一定得把它拾起丢进垃圾桶。这不是洁癖,而是习惯。自己当父亲后,照样也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你看到孩子不整理床,肮脏衣物随地乱丢,用完餐不清理桌上碗碟,没有早上刷牙的习惯等等,你会发飙吗?这得怪你从小管教不严。爱从心出发,同理,没有什么习惯是养不好、养不成的,因为孩子原本就是一张白纸,你画云,他即是云;画车,他即是车,实实在在。

从小学会帮父母扫地拖地洗衣服煮饭的习惯,到现在都觉得很感恩,至少生活自理不成问题。

教育部宣布,从今年起,所有小学、中学、高级中学和初级学院将在校内每日推行清洁活动,让学生打扫校园里的公共空间,培养年轻一代对环境清洁的责任感。目前,许多学校已在上课时间融入五到10分钟的清洁活动。教育部是参考了台湾和日本的教育方式后,决定让本地学校推行与展开更有组织性的清洁活动,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到了今年底,所有院校将在校内每日推行各自的打扫活动,每个学生为保持校园清洁尽一分力,包括打扫课室、走廊和食堂等,厕所除外。其实,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更是必需必要,因为大部分孩子的厕所习惯都不及格,如厕不抽水就是其一。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话好像武断,却不无道理。看看你的孩子、家人、配偶、朋友等,许多个性都是当年习惯养成后的产物。

我喜欢干净整洁的外表,至少那是对人的基本尊重。那天看到一个母亲在一家“速剪”连锁店里,理发师一边给她约八九岁的儿子剪头发,她就一边用纸巾轻抚孩子额头和面庞上的细发,搞得那个年轻理发师无所适从。这样的“好习惯”,想象一下,这个孩子长大后,对他的母亲会有如何要求?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