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辉:基辅围城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年轻时候的切尔诺贝利明明叫做“车诺比”,但后来,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大家改喊了新名字,然而改变的是译名,没改的却是悲歌。大爆炸36年后,核泄阴影犹在空中,天空却突然出现轰炸机,地面也轰轰隆隆地闯入坦克车,也许争夺贪婪的人性一天不改,无论名字转来翻去多少遍,仍然无济于悲剧的休竭。

去年对大爆炸有许多回顾报道,BBC记者陪同昔日的当地居民重返现场,其中一名39岁的女子说,离开时,曾有大人安慰她道,不必担心,三数年后我们便可回家,殊不知一等便是数十年,仍不能回,仍不敢回,仍不忍回。她在远方的城市长大和生活,多年以来常做噩梦,梦里沙尘弥漫,一张张扭曲的脸容,张仓失措,杂乱的奔跑和呼喊,令她从梦里惊醒,全身和床上都是冷汗。她长期看心理医生,终于领悟,不可以让过去的悲剧来定义自己的人生,渐渐振作起来,乐观处事,相信人类总有办法从悲哀里汲取教训。

这夜上网见到俄军进攻车诺比——是的,我坚持喊这译名,因为里面有我的岁月——的新闻图像,我不期然地想到那名受访者。这一刻,可能她亦在远方端着手机观看视频,不管是否同一段,她的心情肯定比我沉重百倍。她的家乡,她的故地,回不去的老城,再次遭遇新的劫难。此刻的她可能在哭泣,跟她的城市一样,才刚缝合的伤口再次裂开,流出的血依旧鲜红。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