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邻国警局遇袭的警示

马来西亚柔佛州5月17日发生持刀夺枪袭警事件,造成两名警察死亡。当地警员们隔日向他们致以最后的敬意。(马新社)
马来西亚柔佛州5月17日发生持刀夺枪袭警事件,造成两名警察死亡。当地警员们隔日向他们致以最后的敬意。(马新社)

字体大小:

上周五(5月17日)发生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乌鲁地南警局的袭击事件敲响了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恐怖袭击威胁的存在,而且与我们的距离是如此靠近。无论动机是什么,这类事件的发生都会制造社会骚动,必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应对。事件发生后,我国加强关卡的安检工作,导致兀兰关卡和大士关卡连续两天交通堵塞,不仅加重了关卡人员的工作量,也苦了来往两地的民众。

一些人对造成两名警员殉职的警局遇袭事件不以为意,在社交媒体批评关卡加强安检是小题大做,这种观点肯定是不正确的。恐怖袭击的威胁并不只体现在大规模的死伤数字上,每一起袭击事件,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对社会安全的严重挑战。更何况乌鲁地南距离新加坡不超过30公里,而这个位于新山市郊的小镇,竟是回教祈祷团的活跃地区。

据报道,回祈团创办人阿布巴卡曾在这里的僻静油棕园里办宗教私塾,是极端思想的大本营,所教出来的学生,不少都策划或参与过恐怖袭击,包括死了200多人的2002年峇厘岛夜店爆炸案。马国当局在2000年前后关闭这所私塾并拘留多人,但马国警方在乌鲁地南警局遇袭后追查在柔州内20多名回祈团成员的行踪以防止他们发动类似袭击,说明了回祈团分子在当地其实仍然活跃着。新加坡在2001年捣毁了本地回祈团网络后,内安局从未停止对区域内回祈团成员动向的监察,近年来也多次拘留自我激进化的本地回教徒,如今传出邻国发生疑似回祈团分子袭击事件,当然必须严阵以待。

虽然马国警方随后表示,经调查后发现干案者并不属于任何恐怖组织,但基于凶徒的父亲是回祈团成员,而案发当日据报道有两名同谋,因此真实情况可能并非简单的独狼行动。

相对于有组织的恐怖活动,独狼式袭击者通常单独行动,不与其他人分享计划,这使得情报机构难以提前发现他们的意图,不可预测性成为防范上的巨大挑战。近年来的独狼式袭击在全球各地越来越普遍,5月4日一名曾在网上激进化的16岁澳大利亚少年在西澳珀斯因持刀伤人被警方开枪击毙;两天后,悉尼一所教堂发生持刀伤人案,16岁嫌犯当场落网,这些案件都被定性为出于宗教动机的恐怖袭击。

独狼行动的不确定性更令人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身边谁是独狼,有多少独狼。同样令人担忧的是,独狼行动可能会引起模仿效应。乌鲁地南警局午夜遇袭后,就有两男子携刀在白天试图闯进在吉隆坡的国家王宫,一名男子则在5月19日闯入槟城柑仔园警局,企图抢夺警员的冲锋枪,结果被警员制伏,所幸事件没有造成人命伤亡。虽然独狼式袭击防不胜防,但通过综合预防和应对措施,还是可有效降低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这须要各国政府、情报机构和公众共同努力。

使用容易获得的武器进行独狼式攻击已成为更常见的袭击手段,我们必须加强社区的警觉性,以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鼓励公众举报可疑行为,若发现身边亲友的思想有异常应及时通报。保持高度警惕,防范潜在威胁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应因邻国警局事件草木皆兵、提心吊胆。恐怖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制造恐慌来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增强安全防范的同时,我们应当保持如常的生活节奏,不被畏惧左右,这样才能真正抵御极端主义的侵袭,守护我们珍视的和平与安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